謊言誕生的房間 When She Was Good活在驚恐、痛苦與屈辱之中,謊言將是你僅有的武器,即使能夠說謊的對象唯有你自己……

書名:謊言誕生的房間 When She Was Good
作者:邁可.洛勃森 Michael Robotham
譯者:江莉芬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29日

【內容介紹】

一部陰暗但時有詩意之美的小說,奠基於觀察入微、寫實可信的角色塑造,居於故事中心的倔強少女艾薇尤其醒目。引人入勝卻也幽微細膩,還有著許多溫柔且出人意表的幽默時刻。——2021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鋼匕首獎頒獎講評

在這個佳作繁多的類型之中,邁可.洛勃森的出眾之處在於他如何將懸疑情節結合強烈的情緒拉力。在這方面,無人能望其項背。——林伍德.巴克萊(《目擊者》作者)

轉折不斷……陰暗心理懸疑小說愛好者將會收穫滿滿。——《出版人週刊》

《看穿謊言的女孩》的迷人續作……洛勃森觸及了相當陰暗的主題,驚怖感穩定積累,讀者的心情將在這位十分高明的作家手中不斷起伏。一部具有迫切性、優美又嚇人的驚悚小說。——《科克斯書評》

劇力萬鈞……節奏完美的文句讓人想要細細感受它的質地。描寫暴力與危險的場景時,令人讚嘆的文筆並不多見,但這本書是一件稀世珍寶,值得尚未認識洛勃森作品的讀者快快趕上。——《書單》

他想知道我的心在那幾小時、幾天、幾週經歷過什麼、聽見什麼;為什麼我繼續躲著不出來、我是怎麼讓自己活下來的……

七年前,一間髒亂惡臭的屋子裡,一個疑似誘拐犯的男人慘遭虐殺,一個傷痕累累、無名無姓的女孩與腐爛的屍體共處一室,直到六週後終於被警方發現。

被救出的女孩成了收容所裡的問題少女艾薇,有著看穿任何人謊言的不可思議觀察力。她因緣際會地與犯罪心理學家賽勒斯先是交手、再是合作,藉著她辨識謊言的獨特能力和他善於共感的敏銳心靈,分析動機難解、隱情複雜的凶案。

然而,他們唯一解不開的謎團,就是艾薇的過去——
去到她伴屍多日的那間屋子以前,她到底是什麼人?
世界上某個角落是否還有人在尋找著她?
遭到虐殺而化為腐屍的那個男人,和她又有著什麼樣的牽連?

在賽勒斯的幫助之下,艾薇常年壓抑的記憶逐漸浮出,回憶中不但有那間瀰漫屍臭的屋子,還出現了一個豪華但與世隔絕、總是有陌生人來來去去的神祕房間,就是從踏進那扇門開始,她學會用沉默與謊言來隱藏她真正的名字與身分。

賽勒斯求助於當初發現艾薇的已退休女警,嘗試重回現場、找到艾薇所記得的那個房間,但一樁又一樁的攻擊開始在賽勒斯和艾薇身邊發生——
她在收容所的室友慘遭勒殺,他住在精神病院的哥哥也被人下毒,彷彿都在警告他們放棄調查行動。究竟是誰如此渴望阻止艾薇揭穿她記憶最深處的謊言……?

【試讀心得】

撒謊的確是相當不可取的行為,但在某些事情上卻能產生潤滑的效果,讓內心的感受比較好些,畢竟任誰都想磨去現實殘酷凝聚的鋒利銳角,適當的謊話不過是替生活好過些,但有些謊言卻會毀了一切。

續集把核心放在艾薇的身世之謎以及過往的創傷,透過不同的視角慢慢地回到記憶裡的囚牢,然而讀者需要研判的是她是否罹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為了生存而把壞蛋視為英雄,尤其她不是人見人愛的女孩,這又為她的說詞蒙上一層懷疑的面紗。

作者繼續巧妙地翻轉所謂的善惡,一個人的行為時常被旁觀者套上好與壞的分類,但身為當事者也許有不同的見解,衣冠禽獸與面惡心善不就是最好的寫照,所謂的善惡向來被世俗的眼光斷定,卻忘了人性的各種面向,充滿彈性和不可預知性,外觀呈現的或許只是冰山一隅。

有時實情難以接受,但那不代表無法成立,外貌可以裝扮,實情能夠扭曲,但該如何敞開心胸去接受所有的可能,才是真正考驗的課題。警方不可能基於一名行事偏差的女孩的證詞去追查和懷疑,因為這不是社會運作的方式,即使他們一再反抗體制建立的既定印象,仍舊無法成功。

現實向來從不慈悲,最後結果雖然有些差強人意,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又顯得如此完整,假設一點點的謊能夠讓世界少一點罪惡、淚水和痛楚,或許這樣的壞也是得以容許的範圍,但無論實話和謊話都有需要承受的結果,所以再說之前,先仔細衡量一下之後可能發生的所有走向。

【延伸閱讀】

看穿謊言的女孩 Good Girl, Bad Girl死活不論 Life or Death她懷著祕密 The Secrets She Keeps非常嫌疑犯 The Suspect死亡來電 Shatter請找到我 Say You’re Sorry守護妳 Watching You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娃娃 的頭像
    吉娃娃

    吉娃娃的觀點論(會有什麼好論點嗎!?)

    吉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