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鈴聲響起,線路彼端傳來什麼樣的話語,會讓你自願走向死亡?
書名:死亡來電 Shatter
作者:邁可.洛勃森 Michael Robotham
譯者:楊睿珊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5月6日
【內容介紹】
黑暗、深邃、陰沉,以一個恐怖的情境將犯罪事件拉近到令人坐立難安的距離,具備心理驚悚小說應有的一切要件。——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鋼匕首獎入圍講評
我一整年來讀到最懸疑的一本書。——史蒂芬.金
一段駭人的旅程,探究人類心理的脆弱與堅強,也是一段關於人性與非人暴行的故事,保證讓你像上癮般不停翻往下一頁,迫切期待看到結局,卻又不捨錯過任何一個字。——《時代雜誌》
即便是最敏銳的讀者也未必能猜到劇情的峰迴路轉、預料到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高潮。——《出版人週刊》
精神崩潰的聲音,並不是像骨骼粉碎、脊椎斷折或顱骨塌陷的清脆斷裂聲,也不像心碎那種溼軟的聲響。
那聲音會讓你好奇一個人究竟能承受多少痛苦,會讓記憶分崩離析,讓過去滲入現在……
你聽見了嗎?
專精犯罪心理研究、時常協助刑案調查的臨床心理學家喬瑟夫.歐盧林再度接到警方十萬火急的請求,但這次的任務不是分析凶殺現場或關係人,而是要在滂沱大雨中勸阻一名站在大橋上的女子克莉絲汀跳河尋短。她全身赤裸,對旁人不聞不問,只全神貫注地聽著耳邊的手機裡傳來的聲音。
她縱身跳下大橋前,轉頭只留下一句「你不懂。」
歐盧林尚未從震撼中平復,克莉絲汀的好友兼事業伙伴希薇亞接著成了第二名死者。她將自己銬在寒冬的室外,同樣全身赤裸,被人發現時已活活凍死。
克莉絲汀的女兒黛西主動拜訪歐盧林家,不屈不撓想要問出母親死亡的真相,她堅信生性開朗樂觀的克莉絲汀不可能自殺,更因為患有懼高症的緣故,絕不會選擇從橋上跳河求死。而且,不僅克莉絲汀和希薇亞的死亡方式顯得可疑,她們還有另外兩名從中學時代就相識的女性好友,一人據稱在三個月前遭遇事故身亡,最後一人也在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後失蹤,手機持續與陌生的來電者保持通話狀態。
拗不過黛西的請託,歐盧林醫師和警方著手調查這一連串撲朔迷離的案件,判斷死者看似自願的行為受到不明來電者的教唆,然而,原本身心健全、生活順遂且疼愛子女的她們,怎麼可能聽從陌生人的指示就在短短幾分鐘內走上絕路?一通通致命來電的彼端,究竟是什麼樣的惡魔之聲?
【試讀心得】
接起一通未知來電,得以和陌生人產生聯繫,藉由電波和基地台傳輸的數據成為耳際的對話,熟悉與否不是重點,因為在這按下通話的剎那,兩者的明運交錯,多數只會交談個幾分鐘甚至幾秒,然而人生中總有幾通對話,改變了日常的全部,從此劃分了之前和之後。
故事從一位莫名跳橋自殺的女子開始,生活平凡,雖然不是完美無瑕的上流人士,但不自於絕望到放棄性命,依隨僅存的線索慢慢追查,直到好友以某種類似的手法死亡,才逐漸看見彼此之間的脈絡和聯繫。
非常成功的心理懸疑驚悚作品,我們該如何判斷電話那人說的真偽,詐騙電話層出不窮,相隔彎曲的線路難查真假,加上科技的發達容易讓人取信模稜兩可的依據,便捷的物品瞬間成為一種難以明察的武器。
不過行兇動機稍顯薄弱,應該說……書中有角色更適合成為受害者的人物,比較難理解兇手的用意和憤恨,至於這般旁敲側擊顯得多餘之外,頂多讓劇情產生更多驚悚的氛圍。
卻也達成犯人迂迴變態的心理見解,閱讀時更容易融入面臨的絕望和恐懼,作者利用行動電話和人的慣性,編造出一場必須相信的騙局,內心深處或許知曉對方說的謊言,但心裡總有那一絲絲的懷疑,寧願誤信也不願付出代價,畢竟倘若事實的話,勢必會後悔當時的猶豫和猜忌。
這本是系列中的第三集,第二集的歐盧林教授比較接近配角的性質,主角和核心都轉為盧伊茲警探遭受陷害的疑雲,因此多少能夠理解跳躍出版的緣故,期待往後有機會可以看見更多集數。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