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非得掛上「政治正確」的招牌,才能叫好叫座?「我」非得擁有「妳」的黃色臉孔,才能寫出感動萬千讀者的故事?
書名:黃色臉孔 Yellowface
作者:匡靈秀 R.F. Kuang
譯者:楊睿珊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5月30日
【內容介紹】
絕佳的閱讀體驗,包含犯罪、諷刺、恐怖、偏執、文化挪用問題……令人難以釋卷,更難以遺忘。——史蒂芬.金
這部小說展現出優秀的執行力,緊湊勾人且節奏快速。——NPR
閱讀《黃色臉孔》的經驗就像在內心世界跟一個瘋狂小丑展開狂野殘酷的持刀決鬥,這是一部犀利不留情的諷刺作品,讓我心中尖叫連連……既是因為它的驚悚、也是因為它的幽默。——吳恬敏(《瘋狂亞洲富豪》主演)
這部傑作用諷刺的手法揭露了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問題,以及往往由掌權者所建構的扭曲敘事下隱藏的真相。——《書單》
出色的諷刺小說,融合了恐怖與幽默,對出版業界的種族、文化傳承、身分認同、多元性做出細緻的探討,也如實呈現了群魔亂舞的社群媒體。堪稱匡靈秀的最佳作品。——《波士頓環球報》
繼暢銷書《巴別塔學院》之後,匡靈秀交出具有高度娛樂性的新作,敘述一場大膽的文學騙局。——《衛報》
這本書電力四射、令人坐立難安,尖銳地評點文化挪用與種族認同的議題。——《圖書館期刊》
本書的耀眼之處在於匡靈秀陰沉機智的筆調,批判出版業界、文化剝削以及網路人設的內耗本質。——《芝加哥書評》
這本小說的核心概念不是我的,但救了這本書的人是我。
永遠不會有人理解我投注了多少心血,要是哪天真相大白,世人看著我寫下的美妙文句時,他們就只會看見雅典娜——
——不過絕對沒有人需要知道這件事,對吧?
年輕的白人女作家茱恩從小嚮往寫作,第一本書出版之後卻不叫好也不叫座,反而她的好友、身為中國移民後裔的雅典娜成了名利雙收的文壇寵兒。某日兩人相約聚餐,雅典娜才提到自己剛寫完的神祕新書,不久後就意外身亡。茱恩在雅典娜家裡發現了新書原稿,當下決定據為己有。
雅典娜的書稿《最後的前線》是一部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華人移工的歷史小說,儘管茱恩對其中的時代、文化背景完全不熟悉,她仍然著手修改投稿,並且替自己換了個帶有「東方風味」的筆名,如願以這本「關注少數族群又具有普世性」的小說與知名出版社簽約。
《最後的前線》的推出讓茱恩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她開始覺得雅典娜的鬼魂糾纏著她——朗讀會上出現了跟雅典娜長相神似的聽眾,網路論壇上有匿名帳號指控她剽竊,接著雅典娜的Instagram帳號竟也恢復活動……!?
茱恩的一個個謊言越滾越大,成了作家社群、出版界、乃至擴及全國社會的一場荒謬風暴,她再也不知道這失控的一切該如何收場……
【試讀心得】
有誰不想過上成功的生活,金字塔頂端的璀璨日子眾人稱羨,然而這些要件全都取決於上天的寵幸以及環境的需求,假使碰巧不僅沒有資源連天賦都沒點滿的情況下,似乎只能屈就於平淡無奇的人生了。
對吧?
難道真的只能雙手投降,任由現實輾壓夢想直到掛掉為止——或者可以重新塑造一個人設,擁有不同的膚色、多元的性向甚至虛構的經歷,契合網路世界給予的默許,迎合人們追尋的片刻,短暫的公平正義即使所有。
細膩探討異常競爭的出版產業背後的秘辛。從無到有,只能獨自品味孤寂的作家,絞盡腦汁的把心靈四分五裂,竭盡所能的掏心掏肺寫出撼動讀者的字句,只為了獲得須臾的認同與共鳴,然而在要抵達這些成就設立的站牌前,失敗是一再出現的魔王,閉門羹近乎算是憐憫的舉動。
剖析單純貢獻文字的作家們怎麼應對一夕致富、爆紅的副作用,從萬人之上到跌落神壇的歷程,諷刺且幽默的方式敘述,侃侃而談網路世界的取消文化、種族挪用以及歧視偏見,是如何延伸至現實中眾口鑠金的局面。
而最可怕的是道出每位文字工作者的真實夢魘,被控抄襲、惡評如潮以及遭受遺忘,藉由茱恩對於社群網站的執迷、崩潰到冷漠,活生生地把恐懼作為飄渺的方式具現化,鉅細靡遺的表露對於同行的評語、比較和眼紅。茱恩不單是充滿受害者情節的惱人主角也是良心作祟的複雜反派,扮演著作者們心中的妄想與不安。
後續反問如果把他人經歷占為己有,是否就不算剽竊的行為,寫作總是有塊灰色地帶,同時叩問難道一個好的故事重點應該在於『如何說出』,卻因現今時代的壓迫變成『由誰說出』才是關鍵。
耐人尋味的開放式結局,當虛假與事實合併,該如何相信又該怎麼取決哪方面的說詞,作者幽默的以兩方產生衝突藉而創作的羞辱(Diss)作品收尾,來讓人們意識鷸蚌相爭的是從沒介入爭議的財團,把玩聲浪、耍弄風向只為了賣出更多產品。
徹徹底底地暗諷以多元精神霸凌莫須有的認知,嘲諷所有杯弓蛇影的媒體,已經為了配合環境而假裝的『政治正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