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第一天 The First Day of Spring我八歲。我殺死了一個孩子——

書名:春天的第一天 The First Day of Spring
作者:南西.塔克 Nancy Tucker
譯者:呂玉嬋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月24日

【內容介紹】

情節緊扣人心,讓人不忍釋卷,敘事聲音令人感動又難忘。這本書不只讓我們了解一個孩子被逼上暴力之路的迷惘心理,也讓我們深刻思索愛與友誼的救贖力量。——《列車上的女孩》作者/珀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

陰鬱卻耀眼的處女作!作者懷著博大的胸懷,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一個備受疏忽和虐待的孩子的悲慘故事。如最緊張的驚悚小說一樣扣人心弦,如最私密的回憶錄一樣感人慈悲。我喜歡這本書。——《失蹤的女孩》作者/麗莎.朱爾(Lisa Jewell)

南西.塔克創造了我所讀過最令人難忘的角色,她的聲音既尖銳又富有詩意,純真與邪惡之間的對比令人歎為觀止。我發現自己為克莉絲/茱莉亞感到痛苦,因為她學會了如何在一個讓她失望的世界中以女兒和母親的身分生存。不寒而慄、發人深省、可讀性強的《春天的第一天》,每一頁都會讓你心碎,讓你難以忘懷。——《在所有母親之間》作者/艾希莉.歐娟(Ashley Audrain)

一部非凡的處女作,從第一頁就讓人震驚和感動。我無法形容我有多喜歡這本書。——《我讓你走》作者/克萊爾.麥金托(Clare Mackintosh)

《春天的第一天》是一個揪心的故事,講述被忽視和孤獨之於孩子的影響。八歲的克莉絲的聲音是如此坦承與真實,一頁接著一頁,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她接下來要做什麼。這是一部令人痛心又刻畫入微的處女作。——《親愛的玫瑰金》作者/史蒂芬妮.羅貝爾(Stephanie Wrobel)

《春天的第一天》是南西.塔克的第一部小說作品,我的天啊,這真是太棒了……這本書是如此具有力量,如此令人不安,以致我將在未來的幾個月裡思索它。它毫無疑問地會是我這一年的最佳十大好書。——崔西.芬頓

扣人心弦、令人不安的處女作……克莉絲的觀察精準無瑕,符合她的年齡和她的絕望處境……在小說結尾,克莉絲和茱莉亞的聲音將同時駐留在你的腦海:那既是發自內心的邪惡的聲音,同時也是悲傷和動人的聲音。——《紐約時報》書評

一次令人驚豔的亮相……懸疑?毫無疑問。讓人心碎?從開始到結束皆然。——《華盛頓郵報》

富有洞察力和同情心,一個講述得極好的關於人如何毀滅的故事。——《衛報》

一部非凡而令人心碎的小說。——《觀察者》

優雅而慧黠的驚悚片……塔克述說一位女性回溯她被隔離的童年,也在隱藏於生命角落和縫隙的黑暗秘密之中尋找「愛」。——《歐普拉雜誌》選書

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處女作……使人緊張、細膩生動的敘述,在克莉絲的幼年和成人視角之間來回交替,挖掘童年創傷給受害者和周圍人帶來的危險。麗莎.朱爾的書迷和心理懸疑小說愛好者將會熱切期待塔克的下一本書。——《出版家週刊》

這本視角銳利且引起高度討論的書讓人愛不忍釋。——《書單》雜誌

極富說服力且重要……這部刻意引人發想、發人省思的小說對童年(和母性)的揭露有著驚人有力、讓人矚目的描述。——《紅秀GRAZIA》雜誌

塔克在她令人不寒而慄的處女作中,直截了當地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從各種意義來說,都是一部相當引人入勝的驚悚片。這是一部關於內疚、責任和救贖,令人毛骨悚然的懸疑小說。——寇克斯評論

春天的第一天,我的世界從一開始就毀了。

每年,我都有同樣的痛,這個痛在春天萌芽,在夏天消逝。
有時,我感覺它從肩膀蔓延到腦子,想像它是滴入水中的一滴血,深紅色的手伸向透明的液體。

春天的第一天,克莉絲弄死了一個小男孩。這讓她的肚子有種像汽水嘶嘶起泡的感覺。她今年八歲,爸爸偶爾才回家,媽媽長年無視她,餓到極致時,克莉絲只能自己想辦法找東西吃。現在,她終於體會到讓人興奮的秘密力量,可以主宰一切,感覺自己的存在。

小鎮裡的人都為了這樁命案提心吊膽,克莉絲卻很高興大家終於願意關注她,聽她說那些「目擊證言」——儘管多是謊言。然而沒過多久,那股異樣的興奮消失無蹤,偌大的世界,克莉絲彷彿只有孤身一人,她繼續深陷飢餓的泥淖,她的母親甚至試圖將她送養。克莉絲好想再次感受那股奇異的力量,儘管警察逐漸逼近,她仍開始尋覓她的下一個目標,尤其是那些吃飽喝足,看起來比她幸福的孩子。

二十年後,又是春天的第一天。克莉絲成為「茱莉亞」,她隱跡埋名,獨自努力撫養女兒莫莉,卻總是擔心她們會被拆散。就在莫莉不慎受傷,茱莉亞懷疑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的同時,一通無名電話打來,「克莉絲……」當陳舊的名字被輕喚出聲,那段她想極力隱藏的黑暗過往,正排山倒海而來,即將顛覆她渴望重新開始的新生活……

【閱讀心得】

母親向來和子女有著難以想像的感情羈絆,這樣的關係科學也無法輕易解釋,畢竟怎麼可能有死板的理論去量化母愛的強大,不合邏輯也違背常理,由此可知媽媽一職,對於長大中的孩童是不可獲取的存在之一。

難以預想假使沒有親情的灌溉,幼苗又該如何獲得喜樂的童年。

關於為人母親的虛構書籍相當的多,《她們的名字》、《直到你屬於我》以及《她懷著秘密》,都在探討懷孕過程中的恐懼和不安,對於把脆弱的生靈帶到充滿罪惡的世界,她們該怎麼防止邪惡敲門……可想而知由女人蛻變為一位嬤嬤,需要背負的既是一生的枷鎖,同樣也是一生的光榮。

再見媽咪,再見幸福》則以幽默的方式。開門見山的點出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將會間接影響他們往後的人生,如何從名為關愛的牢籠脫困,需要的是好幾年光陰以及好幾倍的自我肯定才有辦法掙脫。

而《春天的第一天》則是結合上述的元素,利用過去與現今討論:何為一位好媽媽?

仍處牙牙學語的孩子遭到謀殺——每個家庭的惡夢——作為開頭,如此駭然的殺戮開啟的是為遭到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扭曲的成長環境使克莉絲嫉妒那些與她不同的孩子——備受疼愛——藉而奪去他們的性命,剝奪他們快樂的未來,得取一點點的滿足。

催眠他們和自己一樣悲慘,但這樣的動機卻無法填補心中的空虛,她說服自己是壞胚子,所以連親生媽媽無法愛她是再正常不過,透過交錯的時空背景,才逐漸發覺下手的也許是克莉絲,但真正的犯人卻是應該教導是非對錯的媽媽。

中途其實閱讀有些煩悶,有點說教的口吻。作者強調心靈的創傷至始至終都難以復原,唯一的辦法就是意識不被愛的童年錯不在己,雖然傷害已經造成,但該怎麼止損並遏止暴行繼續蔓延才是重點。

很難斷定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滿分的家長,但可以確定年幼的孩子不需要一百分的家長,只需要一分的愛就足以讓他們回饋無限的真情。

【書籍預告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娃娃 的頭像
    吉娃娃

    吉娃娃的觀點論(會有什麼好論點嗎!?)

    吉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