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我不停的顫抖,不是因為目睹死亡的荒蕪,而是因為親手放棄了愛情……

書名:愛的倖存者 The Absolutist
作者:約翰.波恩 John Boyne
譯者:趙丕慧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5日

【內容介紹】

這是一部動人且深刻的作品,訴說一段曾經勇敢示愛最後卻沉默不語的故事。我們默默受苦,默默去愛,默默悔恨,也從未竟的人生裡默默學習生命。──《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作者/安德列.艾席蒙

這個故事的畫面相當幽暗,情感相當殘酷,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佳作,讓我們審視自己充滿熱情的決定,也讓我們反思自己在命運轉折處該如何應對。推薦給各位讀者,五星滿分!──「美國雅虎」每月編輯推薦書

本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崔斯坦與威爾之間永遠沒有結果的關係,以及他們殘酷面容之下的壓抑、柔情與困惑,當時的英國人正是如此。這部文筆優美的悲劇將會存留在讀者心裡好一陣子。──「每日野獸」網站

這部小說充滿無法度量的悲傷。約翰‧波恩非常、非常善於描繪痛苦壓抑的祕密所帶來的毀滅性力量。──名作家/約翰‧厄文

無以倫比!作者輪流以讓人訝異又悲傷的語調訴說這個故事,就算讀者闔上了書,讓人心煩意亂的結局還是會留在讀者心中。這本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雖然將故事設定在過去,探討如何在亂世裡成為正直的人,但事實上,這也無疑是當代的難題。──名作家/卡洛‧格布勒

約翰‧波恩寫了一部引人入勝、情節高明的小說,出人意表,及感人之處相繼登場。本書誘人的敘事氣勢到最後成為令人心碎的清醒反思,人與原則會在此處產生碰撞。──名作家/保羅‧羅素

一部美好、哀傷、溫柔的作品,能夠在讀者的生命裡造成巨大的衝擊!──名作家/柯姆‧托賓

在這部冷酷卻優美的悲劇裡,波恩紀錄了一次大戰壕溝裡兩個無法分開的男人,以及諸多錯綜複雜的禁忌。──出版家週刊

這是一部傑出的當代文學作品,帶有幻想的藝術色彩及絕佳的寫作方式。這個故事訴說著責任、榮譽、愛、崇高的熱情與正直的生命。──「Book Reporter」網站

天賦絕佳、充滿力量的小說家如今寫出這部不同以往、深入戰爭黑暗之處的小說作品,帶給讀者巨大的情感衝擊!──《書頁》雜誌

一個強而有力的故事,訴說愛、恨、勇氣、罪惡感,以及讓一切都變得困難、讓事物表裡不一的戰爭。──「書架意識」網站

一部超越文體類型的難忘之作!──杭汀頓新聞

愛比死亡更難以掙脫,而真相,又比愛更難以面對……

為了代替戰時同袍威爾歸還信件,崔斯坦來到諾威治拜訪威爾的姐姐瑪麗安。他走進約定的咖啡廳時,還未預料到這次會面將要層層掀開深藏在他心中的陰暗祕密。

崔斯坦和威爾在大戰期間相遇,兩人一起受訓,並肩作戰,逐漸相知相惜,崔斯坦不知不覺間開始對威爾暗生情愫。戰爭落幕前夕,威爾忽然丟下槍枝,宣稱從此拒絕 參戰,此舉讓威爾一家人的餘生蒙受「懦夫」之名,然而沒有人真正知道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直到崔斯坦來訪,帶著一疊信,和翻湧的記憶。

「我們不一樣。別讓他們拆散了我們,好嗎?」

現在,如果崔斯坦夠有勇氣,他可能就會對瑪麗安傾吐一切──包括那幾夜如夢似幻的溫柔、那些言猶在耳的話語,以及那件事背後真正的始末……

 【閱讀心得】

一個保守的世代,同性之間的純愛視為罪惡。一次的衝動,讓錯誤的情緒產生的波攔,導至自己失去了一切,直到從軍,原以為死亡的壓力能忘卻自己醜陋的過去,沒想到卻讓自己更加的渴望愛的感覺、溫暖,直到傷害與欺騙相互交織,而自己也做出了無可挽回的悲痛選擇。

閱讀完後,悠悠的憂愁在我心頭縈繞著,我反覆咀嚼著書名,如果要在愛之名下作為倖存者,而代價就是無法去愛上他人,那麼或許死去才是唯一解脫也說不定?!

挑戰禁忌的同性話題。對同性戀而言,他們的愛是哪裡出了錯誤?為何他們不能像一般的情侶,在陽光下甜蜜的走路、感受對方雙手的厚實、擁抱過後的餘溫、體驗雙 唇的柔軟。每一次的異樣眼光、每一次的醜陋批判,讓這些原本和常人相同的人,感覺自己是異類,感覺自己是邊緣人,但其實那些用異樣眼光,用言語批判的人才是錯的最多。

愛本身並沒有對與錯,但我們容易因為旁人的眼光與話語,而對愛打上了對與錯的符號。錯誤的想法在固執的人們心中根深,他們無法接納這些勇敢活出自我的情侶 們,反而毫無保留的攻擊他們,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卻要忍受這樣的不公平對待,或許我們應該檢討一下自己的心態,因為每個人都有資格卻愛他所要愛的,都有權力獲得人生的幸福,無論對方是男是女。

因為愛就是愛,不會因人種而有所差別,不會因性別而有所侷限,所以愛才會如此的絢爛美麗。

題外話,此書讓我聯想到一部電影,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這是一部真摯動人的電影作品,由真人真事該編而成,並由金球獎影后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主演,要是對此書感興趣,不妨播空來觀看這部。

 【書籍預告片】

【類似電影介紹/預告片】

2010)1995年12月6日真人實事:瑪麗葛菲斯在美國國會作證,她是爭取同性戀權益最重要的人權鬥士。近代知名同志人權爭取者瑪莉葛瑞斯的故事。

在眾人眼中幸福美滿的家庭,巴比(萊恩凱利 Ryan Kelley 飾)是最受寵愛的兒子,他擁有著全家人的愛與期待,但這一切在他向家人坦承自己是同性戀後就改變了。巴比的母親瑪麗葛瑞斯(雪歌妮薇佛 Sigourney Weaver 飾)是虔誠 的教徒,她認為巴比只是生病,同性戀是可以被治好的;她也深信同性戀是絕不被容許的。於是透過各種管道,想盡辦法要治好巴比的「病」。身陷在教會、家庭及 同儕壓力下的巴比,最後選擇了用死亡作為對母親的抗議,結束生命作為最後的妥協。

而當巴比死後,他的母親才終於了解巴比當初想傳達給 她的心情,懊悔與淚水也喚不回逝去的生命。瑪麗開始接觸與她類似的個案家庭,並接受各方的建言與不同的觀念,為了巴比,她決定帶著全家投入同志運動,希望 藉由巴比的犧牲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瑪麗的挺身而出,為許多家庭與同志青少年發聲,她希望巴比的死亡不是悲劇,而是每個家庭幸福的延續。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吉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