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啓示錄》中,長劍是戰爭騎士的象徵,得到長劍的女孩,將成為世間憤怒的化身……

書名:憤怒少女(天啟四騎士系列二) Rage(Riders of the Apocalypse)
作者:傑琪.凱斯勒 Jackie Morse Kessler
譯者:鄭潔如
出版社:蓋亞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3月26日

【內容介紹】

發自內心且毫不保留,如鋒利的剃刀般剖析人性。讀後令人難忘,為之糾結,深獲啟發。──《奇幻國度》雜誌

本書帶點黑暗寫實的氛圍,引人入勝的情節和迷人的角色會抓住讀者的心……《飢餓少女》的讀者會很期待更深入了解「死亡騎士」的性格,或許還會希望自己也得到「死亡」的青睞、獲選成為紅騎士呢!──《青少年之聲雜誌》(VOYA)

本書以黑暗而誠實的角度探討自我傷害與青少年心理。作者的神來之筆令我屏息。──《維德米爾.陶德記事》(Chronicles of Vladimir Tod)作者海瑟.布魯爾(Heather Brewer)

她錯殺了自己,鮮血中,另一個她重生了……

蜜西有匹紅色駿馬、一把銅劍,還有份新差事——新任的「戰爭騎士」。

蜜西並不想割得這麼深。
但她在全校同學面前受到羞辱,又有誰能怪她渴望獲得安慰?

當然,大多數人不會在剃刀上尋求慰藉,但蜜西向來與眾不同,這就是她被選為「戰爭騎士」的原因:外形酷似科特.柯本的死神給了她一把長劍,賦予她啟示錄騎士的職責;現在,蜜西揮舞著一把特別的刀:一把古老而力量強大的長劍,足以砍倒任何阻擋她的人事物。

但也正是她手中這把武器,讓她學會戰勝自身苦痛的力量——
不是藉由身體上的疼痛迴避、轉移它,而是在情感的狂潮奔湧而來時,試著控制它……

這是一個少女發掘自身力量,並且拒絕被世界擊敗的故事。

【閱讀心得】

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是門學問,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假如讓情緒輕易的氾濫和張揚,也許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和莫須有的指責,只是當控制和壓抑只有一線之隔時又該怎麼去拿捏,或許這時候需要的是他人的意見與傾聽。

每個人對於痛的定義大同小異——多數是盡量避免。然而對於某些人而言,感受到的痛楚意義在於提醒自己仍有呼吸,不是行屍走肉的生活著,藉由疼痛轉移注意力,但每個人能承受的量有限,也許在割下傷口之前嘗試把肩膀的壓力分擔給身旁的人一點,讓他們也讓自己注意到:即使生活很痛苦,但自己並不孤單。

當然,前提是否有足夠的信任給予,尤其是要求一位遍體鱗傷的人交付所剩不多的脆弱時,那更是難若登天。作者同樣的把核心放在缺乏父母親關注的青少女身上,這次加入了不堪的校園霸凌,凸顯出環境是如何影響眾人的心態。

故事本身延續先前的劇本,說實話有點無趣,即使為了強調心理層面的創傷和孤寂,藉由擔任憤怒騎士去承認,假如自己一再忍受肌膚和心靈上的割裂,那麼或許也有足夠的勇氣去和關心的親朋好友說出困擾的陰影與無助。

過程並不容易,某方面而言這才是讓人讀者們想看見的,或許藉由奇幻元素去敘述身心層面的強壯,但現實生活中的支持和鼓勵,才是對於需求協助的人們的良藥,讓他們相信絕望時刻還有一絲希望。

惋惜的是短短幾頁就帶過,不免感覺可惜。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娃娃 的頭像
    吉娃娃

    吉娃娃的觀點論(會有什麼好論點嗎!?)

    吉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