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柔軟的皮革就是人的皮膚,特別是有刺青的人皮最討人喜歡了……
書名:收藏刺青的人 The Tattoo Thief
作者:愛莉森.貝爾珊 Alison Belsham
譯者:呂玉嬋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5月6日
【內容介紹】
一、二,割下刺青。
這些刺青圖案是如此美麗,我將它們從人體上一刀刀剝下來,化作死亡的藝術品……
「你真能忍。」刺青師瑪妮總是對客人這麼說,不論他們是否真的習慣刺青槍的疼痛。作品還未完成,瑪妮感覺需要到外面喘口氣,但現在的她卻巴不得自己沒有這麼做,因為接下來的景象真的把她嚇壞了。
三、四,再剝幾層。
在髒亂的垃圾桶裡,某樣「東西」占據了瑪妮的視線,那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屍體,還有隻老鼠正在啃嚙傷口的邊緣,那股惡臭幾乎讓她昏厥過去。
雖然百般不願意,但瑪妮還是匿名報了警。這座風光明媚的小鎮正被連續殺人案的陰影籠罩著,而遇害者的共同特徵便是身上都有刺青,而且全被剝了皮。
與刺青脫不了關係的瑪妮成了被懷疑的對象,但警方沒料到的是,伴隨瑪妮的身分曝光,她的危險也正悄悄降臨……
五、六,我的血腥復仇……
【試讀心得】
過去的不曾結束,陰霾不曾散去,除非親身從惡夢清醒,否則恐懼永遠都會伴你入睡。
老實說通常一本書如果讓人猜到兇手,那麼這本懸疑犯罪小說必定是失敗的,但即使如此對於作者所營造的氣氛,無論是警方、證人還是兇手,所有人內心渴望的認同和執著,那般病態的收藏和噬血,讓自己不寒而慄的前提,面對了早已猜中的失望,不免覺得即使知道誰是兇手,也無法奪走閱讀時的緊張和期待,沒有燒腦的手法,單純的殺戮拾起的是讀者們久違的感受,對於驚悚的熱忱還有面對世俗的疑惑,迷人且鬼魅的存在文字中等待閱讀。
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刺青的存在有個根深蒂固的想法,無論何種圖案,如果近乎涵蓋了四肢,那麼先入為主的觀念便是這人絕非善類。書中也刻意強調這樣的歧見,從幾何時,人們的判斷必須頻靠他人的口舌去思考與下論,刺青或許嚇人和疼痛,但那背後的故事,又有多少人去在乎,又有多少注目的眼光試著看出那墨水下封印的往事。
兇手著迷刺青大師的傑作,於是步步的殺戮和收集,其實套路非常平凡,但成功的地方在於作者融入了社會的觀感和人們的過往,無論是階級的制度還是家庭的複雜,巧妙地在書中呈現出來,或許有人只是想要重新走向未來、有人只是想要獲得讚賞而已,但是生活從來就不容易。
收集刺青的人,等同於收集故事的收藏家,只是他的嗜好既病態又血腥,人們的故事和他們的執著,交織成一具具駭人的屍體,行兇動機單薄卻強而有力的使人可以理解,畢竟從小到大人們執著的物品各式各樣,卡片、服裝、徽章還是海報等等包羅萬象,然而慾望的深度是無法抑止的黑洞,假如無法填滿那就另尋別處,試著淡忘那幽暗的執著,因為最終有些界線還是需要去遵守。
刺龍刺虎的人中也有善者、西裝筆挺的人們也有惡者,任誰也不該用第一印象去審視一個人的品行,應該用之後的相處和行事去理解然後在用自己得到感受去評論,而不是一昧的相信外表呈現的模樣。
【書籍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