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捕夢人首部曲:覺醒 Wake
作者:麗莎.麥克曼 Lisa McMann
譯者:許妍飛
出版社:大智通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月27日
【內容介紹】
這本小說情感豐沛,卻令人不寒而慄。你翻過最後一頁之後,書 中情節仍揮之不去,猶如那些最難忘懷的夢境。——卡珊卓拉.克蕾兒(Cassandra Clare),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骸骨之城》(City of Bones)作者
市面上偶爾會出現一本令人難忘的傑作,本書就是其一。它不僅風格獨特、更令人深深著迷,愛不釋手。麗莎·麥克曼這本初試啼聲的小說會讓我們念念不忘,更改變過去的閱讀思維。——青少年閱讀網站(TeenReadToo.com)
高潮迭起……筆韻有卡洛琳.庫妮(Caroline Cooney)的風采,讀起來簡潔有力,讓人欲罷不能。——出版人週刊 (Publisher Weekley)
麥克曼掌握了青少年對神秘未知力量的好奇心,先以這個主題吸引他們的注意,再用明快緊湊的文字風格和鮮明的角色抓住他們的目光。——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本小說的文筆出色,人物發展不拖泥帶水,再加上神秘氛圍, 整體而言相當流暢,結局也讓人滿意。麥克曼同時引用了一些與夢 相關的科學知識。——學校圖書館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
本書特別收錄短篇《凱貝爾眼中的珍妮》(Cabel's Story)
有時候,夢境比人生更加真實……
珍妮是一名十七歲的高中生,她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那就是潛入他人的夢境,揭發不為人知的袐密,舉凡日常生活的瑣事、春色無邊的遐思、火爆衝突的場面、或積鬱已久的怨懟,只要你進入夢鄉,全都逃不過珍妮的法眼。
夢境牽動她的喜怒哀樂,著實令她身心俱疲,也讓她成了不折不扣的邊緣人、同學眼中的怪咖。這項天賦異稟,既是禮物,也是詛咒。
在因緣際會下,珍妮接受袐密組織的網羅,運用自己的特異功能,為社會打擊犯罪、伸張正義,在跳躍的夢境中漸漸發現醜惡的真相;然而,知道太多的下場也意味著災難的到來……
珍妮能否深入夢魘、然後全身而退?
又是否得以改變夢境,扭轉乾坤、撥亂反正?
她在飄浮。不要再墜落了,她想。她受夠了這種一直往下掉的夢。場景驟然一變。
珍妮置身戶外,四周一片漆黑。
她孤伶伶地站在棚子後面,依稀聽見模糊的聲音。她從來沒有一個人單獨在夢裡,不曉得別人如何做自己沒有身在其中的夢。
她又好奇,又緊張,希望這個惡夢不會有人撞穿棚子,或從樹叢中衝出來……
【閱讀心得】
對於夢境的存在,有種說法是反映出平時不願面對的真相、始終迴避的情境,以及令人難以忘懷的過往等等,因為多數人無法控制作夢,所以各種天馬行空的設想、解釋層出不窮,唯一能確定的事是,所謂的夢非常私人。
藉由穿梭夢境的能力,作者用簡略的篇幅和日記的方式敘述,故事相當平易近人,甚至可以說是意外的簡略,能力以及對於日常的影響點到為止,整體而言頂多是角色的性格討喜並逗趣。
後期的部分開始就要融入懸疑的元素,讓內容開始有了深度與起伏,一方面好奇這項異能的潛力深遠,另一方面也渴望知曉訓練後能獲得多少駭人內幕。
利用巧妙的人物、創傷和背景,銳利的刻劃出午夜夢迴是那毫無保留的真我,是有多麼孱弱、赤裸,明明需要關切、詢問和擁抱,但現實卻習慣了退開所有,也許是因為成長中習慣了失望,所以懂得掩飾和防備,以至於忘了卸下心房也是門需要學習和鍛練的課題。
美夢總是讓人不願醒來,噩夢總會讓人心有餘悸。共通點是潛意識用自個兒獨特方式,警告並提醒未來可能的模樣,只是睜開眼後的稍縱即逝,讓人忘了原來夢的力量有多麼強大和真實。
看見一個人的夢可以明白對方目前承受的壓抑,過去始終無法放下的悔恨,在睡夢中放大檢視所有面向,最後的結尾雖然完整,但也單純點到為止,期待後續有更多深入的內容和情節。
【書籍預告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