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中最深的恐懼現形,我們是否有足夠勇氣繼續從故事中找到回家的路?
書名:失物之書 The Book of Lost Things
作者:約翰.康納利 John Connolly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麥田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9月3日
【內容介紹】
這本精采的成長小說讓人汗毛直豎。——《鏡報》
現實與虛幻世界如此交融不分,《失物之書》直教人不寒而慄。——《每日快報》
康納利直接踏進施了咒的森林裡,沿著林間蜿蜒路徑所走出的旅程,跟格林兄弟構思出來的內容同樣險惡又令人忐忑……康納利掌控這個素材的手法非凡;緊張、恐怖、黑色幽默,讀來扣人心弦。這個寓言體成長故事靈巧展現了如何運用傳統故事來反映我們世界時而無情殘酷的議題。——《每日郵報》
透過出色想像力所寫出的動人預言,談的是失落的苦悶,以及青少年時期的苦痛。——《時代》
這本成人小說深受兒童文學的影響,很有技巧、具說服力,讓身處一九四○年代的少年主人翁對某些局勢一無所知,而這些局勢是成人讀者或任何處於現代社會的小孩立即心領神會的。《失物之書》以清晰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寫成,延續自詹姆斯.馬修.巴利(《彼得潘》作者)至C.S. 路易斯(「納尼亞傳奇」作者)最棒的英國童話傳統,是一本迷人、魔幻、設想周全的書。——《獨立報》
老童話的新詮釋,想像力豐富,寫來優美動人。——美國圖書館協會刊物《選擇》
康納利讓自己的想像力盡情馳騁,創造了一個近乎魔幻的世界,以簡練、優雅十足的散文風格,將這個世界描寫得栩栩如生。——《愛爾蘭獨立報》
《失物之書》奇特、怪誕又富人性,結局極具詩意。——《愛爾蘭時報》凱文.史維尼
本書的寫作風格簡約、優雅、老式,而且撼動人心……一個緊扣心弦、無情又憂鬱的故事。——都柏林《週日論壇報》
《失物之書》緊抓惡夢的滑溜表面……機智、懸疑又可怖。——《RTE指南》
筆鋒遒勁、力道十足的作家。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背脊直發冷。這本書真不可思議。——《石猴子》作者/傑佛瑞.狄佛
翻開失物之書,你將明白:失落,就是成長的起點。
新生的道路,總藏在故事最幽暗的深處。
自從母親去世、父親再婚,大衛愈來愈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家。他埋首閱讀,想在故事中尋找慰藉,憤怒與悲傷卻日日啃食他的心靈。
突然之間,他能聽見書本彼此交談、驚見家中閃現陌生身影,甚至還有死去母親遙遠又空靈的呼喚。
在一次激烈爭執後,他誤闖另一個世界,卻受困其中。
在那藤蔓交纏的奇異之境,小紅帽愛上野狼、殘酷的女獵人埋伏在森林裡等著擄走孩童……
王子不愛公主、睡美人的真實面目使人毛骨悚然……
這一切都與一個鮮為人知的駝背人有關,他了解我們最深的恐懼,藏在每一個熟悉童話的角落,虎視眈眈地等待迷惘的靈魂墜落。
但是,大衛如果想要回家,只能繼續前行,找到年邁的國王與他手中那本《失物之書》,因為回家的方法,就在那本書裡……
小紅帽——她再也不是柔弱待保護的小女孩,而是主動尾隨野狼的危險份子……
糖果屋——誤闖糖果屋的姊弟逃離吃人的巫婆,竟因性格差異而走向不同的命運?
白雪公主——有關暗殺白雪公主一事,原來邪惡後母有不在場證明……
睡美人——王子一路披荊斬棘,原來根本不是為公主而來……
在成長的過程中,熟悉的童話也隨之逆反,在失落的故事裡如何與自己的恐懼對決?
【試讀心得】
成長,是不停『失去』的過程。一路上我們遺忘了『純真』,捨棄了『無知』,拾起了『真相』,那些大人曾經不願分享的答案,成為養分得以接受社會不對孩童低吟的故事,這時的我們長大,年紀大的足以面對殘酷的現實,但我們是如此幸運地有充盈的光陰應對,然而對於那些沒有時間消化卻提早面臨真實的孩子,又是何其殘忍。
每篇耳熟能詳的童話,都有著不為人知的陰暗角落等待發現,他們快樂建立於一種天馬行空的想像之上,這不是騙局也不是隱瞞,而是給予準備等待聽者心靈成熟之時,有辦法因應成人後遭遇的挫折和苦難。
有時真愛不會走到最後,有時家庭遭逢意外悲劇,故事裡的插曲就是活生生的寫照,但之後的順遂和冒險,並不會恰巧發生在身上,甚至否極泰來的之後也不是一定的結果。
作者用全新的角度審視每則寓言裡不同的樣貌和際遇,有些反派是主角本身,有些根本是沒有英雄,在這些看似變調的故事裡有各式各樣的寓意存在,關於人性的黑白、情感的是非以及親情的聯繫,並以尚在接受新家庭樣貌的孩童大衛作為切入點,進入這個黑暗的夢幻國度。
路途上的際遇與冒險是如此可怕與駭人,但為了回家必須拿出心中的勇氣,把過往的單純全部拋開,因為純真是無法生存。如同正在長大的孩子們,緩慢的留意現實生活處處的鋒利,過往大人會抹去銳角以防幼子們受傷,但隨著時間更迭忽略只是杯水車薪的舉動罷了。
成所有人都在努力達到所謂的成熟,可是經歷了一連串的失去後才發現赤子之心是何為珍貴,遺落不等於無法獲取,當我們不再糾結細微,便會發現大局是多麼的完整和圓滿,也許不盡完美但也足矣。
人生不也如此,失去中獲得誰也無法奪去的珍寶,感慨中感謝誰也無法抹去的相遇,直到吐出最後一口氣,迎向屬於自己編寫的結局,好壞操之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