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幀師 The Binding》想念是會呼吸的痛,它消失在如果這世上有一本書,能夠抹去你的悲傷。使你忘卻痛苦。為你永遠隱藏一個祕密。

書名:裝幀師 The Binding
作者:布莉琪.柯林斯 Bridget Collins
譯者:張家綺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25日

【內容介紹】

真的有魔力……就像用簡單食材做成的美味餐點,讓你想起第一次雙臂環抱一個人時,胸中滿溢的情感,使你憶起被一叢藍色風鈴草觸動的情景。近年來,愈加複雜的世界早已讓我們忘記何謂單純快樂:親吻、風鈴草,還有厚厚一本讓你心碎的好小說。這就是那本讓我們再次想起的書。──《衛報》(The Guardian)

情感豐沛,令人身歷其境……啟迪人心、極具原創性的敘事手法與世界觀建構。──《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以曲折情節探索人性黑暗面與道德底線,柯林斯創造了迷人的奇幻世界,讓人想起莎拉.華特絲,還帶點菲力普.普曼的氛圍。當然,還有愛情故事牽引住整個故事的情緒,這絕對是一本你想要迷失在裡頭幾小時直到結局的書。──《Stylist》雜誌

部分奇幻,部分架空歷史,部分令人心跳加速的愛情故事,這是《王牌冤家》遇上《娃娃屋》。──《Grazia》雜誌

真正難得的享受……哥德風、充滿想像力而且黑暗。──《泰晤士報》(The Times)

十分誘人……黑暗且氛圍獨特。──i Paper

躍然紙上……魔幻。──娜歐蜜.諾維克(Naomi Novik),《霜雪之銀,焰火之金》(Spinning Silver)作者,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裝幀師》就像一塊驚喜連連、有美味覆盆子夾心的黑巧克力蛋糕,帶來饒富歌德趣味的閱讀體驗,讓人重新探索書本裡藏著什麼,並且提醒我們說故事的力量。劇情扣人心弦。──崔西.雪佛蘭(Tracy Chevalier),《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作者

這是百分之百的魔法。身歷其境的敘事手法,讀到連自己的名字都忘得一乾二凈。真希望這本書是我寫的。─艾琳.凱莉(Erin Kelly),《是誰在說謊》(He Said / She Said)作者

一掀開這本書,我就成了《裝幀師》的俘虜,再也無法脫身。這是黑魔法和禁忌之愛打造而成的絢麗寓言,說不出口的殘酷現實最終還是被刻骨銘心的真愛打敗。劇情發展緊張刺激,令人難以呼吸!── 茹思.霍根(Ruth Hogan),《失物守護人》(The Keeper of Lost Things)作者

以優雅與智慧寫就,帶來超越一本書的閱讀體驗。極其傑出。──喬安娜.坎儂 (Joanna Cannon),《鄰居家的上帝》(The Trouble with Goats and Sheep)作者

引人入勝、發人省思且令人心碎……多美好的一本書。──Stella Duffy,《Money in the Morgue》作者

教人驚豔不已的好書……獨樹一格。概念絕妙,文筆出色,令人拍案叫絕。──Anna Mazzola,《The Unseeing》作者

故事概念深具原創性,描寫手法美妙絕倫。柯林斯的文字令人心醉神迷。──Laura Purcell,《The Silent Companions》作者

以充滿力量的愛情故事為核心、能魅惑人心的動人之書,也是我看過最棒的劇情超展開之一。我不禁愛上這個讓我迷失其中的故事。一本如此令人享受且療癒人心的小說!──Sandra Newman,《The Heavens》作者

如果這世上有一本書,能夠為你抹去所有的悲傷……
你是否願意
不問代價,縱身一

一封神祕的邀請函,硬生生把艾墨特和家人拆散,被迫成為「女巫」的學徒。女巫其實是位手工書裝幀師──這是個喚醒恐懼、迷信與偏見的謎樣職業,因為在看似尋常的書頁上,可能是你最黑暗的祕密。

艾墨特將學到如何製作精美的手工書冊,而每一本書都是心靈的獨特印記:回憶。不論想忘卻某事或抹滅過去,裝幀師都可以幫忙。你的回憶將安全地儲藏在一本書裡,不論有多可怕,你永遠不會記得它。

在裝幀師不見天日的地窖中,成排書籍藏著無數故事,也引來有心人的覬覦。就在危急時刻,艾墨特意外發現一本書上竟寫著他自己的名字。

艾墨特何時走進這裡?而他的書又藏了什麼難以啟齒的痛苦回憶?

【閱讀心得】

誰都有想要丟棄的經歷,也許是出糗的時候、可能是失敗的當下,抑或是犯錯的那刻,即使假裝遠比承認來的容易,卻不會是根本之道,不過是一昧的逃避、一再的否認,但謊言永遠不會成為真實,看不見的始終存在,那何不去試著記住那樣的痛楚,證明有足夠的力量走出傷痛呢。

假設記憶可以裝幀而遺忘,那是祝福抑或詛咒,端看內容也許可以分辨好壞,但對於當事者來說,這應當由他們下定決心的選擇,卻在貪婪和人性中逐漸腐敗成了不堪以及恐懼的存在。背景設定在架空的奇幻倫敦中,其中有些人得天獨厚可以把人的記憶裝幀成書,平民們對於這樣的行為駭然失色;貴族們對於這樣的能力驚為天人,而這看似亦正亦邪、亦善亦惡的魔法中牽扯出更加深遠的疑問。

什麼樣的記憶應該被遺忘,什麼樣的過去應該去記得。

書中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世界觀以及塑造主角的個性;第二部分則是回憶,因為涉及劇情所以省略不談;第三部分類似換成旁人的角度公平且公正的看待以前與現在,並反思回憶可能的夢魘是否值得。

不免感覺讀到後面有些失落,但油然而生的情緒不是因為劇情以及人物。而是誤會故事核心,起先以為會有篇幅探討裝幀一事的道德拉扯,抑或追尋魔法的淵源,最後如何從這灰色地帶做出得以信服的舉動猶之,然而書中從頭到尾都以感情作為主軸,去論說假裝的快樂是否有它的真實。

作為好奇背景理念和魔法由來的讀者勢必會有些失望無法看見預期的設定,文案的部分成功地避開伏筆,卻也稍為的讓背景失焦,即使最後的結局有點突如其來,仍不免覺得可惜以書籍作為記憶的歷史倫敦。類似的作品還有《我,比不快樂更快樂》,不過是科幻版的概念。

記憶裡的曾經,成了一片看不清的白紙。指尖可以感覺得到寫在紙上的字痕,但雙目卻無法看出上頭的文字。無知,到底是否算得上一種救贖,擁有答案的人無法說出一個明白,因為他們始終記不得獲得答案後的自己是快樂還是痛苦。

【書籍預告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娃娃 的頭像
    吉娃娃

    吉娃娃的觀點論(會有什麼好論點嗎!?)

    吉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