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著秘密的古老椴樹、凝望著水面的石像哨兵,被水與回憶困著的我們,大雨將至現在才是和解與挑戰的開始。
書名:雨的守望者 Sentinelle de la pluie
作者:塔提娜.德羅尼 Tatiana de Rosnay
譯者:呂玉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3月3日
【內容介紹】
《莎拉的鑰匙》作者引人入勝的創作,述說家庭成員各自的祕密。──《時人》(People)雜誌
塔提娜.德羅尼的新小說讓我徹底著迷──如果你想在上飛機後好好睡一覺,千萬不要帶這本書上機!《雨的守望者》是每個人的故事,德羅尼在當中以其不同凡響的細緻與優雅,描繪塞納河如何淹沒巴黎,十足是一場災難;它同時是一部直面一生祕密的家族物語,也是獻給大自然的一部警世故事、一封情書。《雨的守望者》引人入勝,熱情洋溢,氣氛詭譎,也滿懷柔情,令人難以忘懷。──珍娜.布蘭,《紐約時報》及國際暢銷書排行榜作者,著有《拯救我們的人》(Those Who Save Us)及《失落的家族》(The Lost Family)
《雨的守望者》故事動人且感人,描繪了面臨危機的家庭。隨著巴黎洪水上漲,馬勒加赫家族的成員也掙扎著不讓各自的祕密壓垮、淹沒。儘管我們懷著沉重負擔且充滿缺陷,塔提娜.德羅尼對筆下角色充滿情感的詮釋,讓人明白救贖與療癒其實不遠。──艾莉卡.羅伯克,享譽全國的暢銷書排行榜作者,著有《海明威的女孩》(Hemingway's Girl)
永無止盡的雨、一對姊弟、某年生日、某棵樹──看似平凡的一切,但塔提娜.德羅尼精妙地將故事娓娓道來,證明生命中的平凡正是促使超凡改變的力量。起源於星星之火的篝火,涓滴累積的洪水,《雨的守望者》以同樣的方式讓人入迷、轉變、為之傾倒。──莎拉.麥考伊,《紐約時報》及國際暢銷書排行榜作者,著有《地圖繪者之子》(The Mapmaker's Children)
令人喝采……德羅尼憑著強烈而充滿力量的追憶與精采絕倫的敘述,揭開馬勒加赫家族成員的過往。這是一部情感豐沛的傑作,同時以周密而審慎的態度,檢視人性的悲劇及救贖的可能。──《出版者週刊》
描繪出每個角色最脆弱的時刻,為各自的故事增添了一份獨到的動人。這段令人折服的故事將你帶進馬勒加赫家族最深沉的祕密及不安──我敢打賭,你絕對捨不得把書本放下。──C.克雷頓.湯普森,暢銷書作者
德羅尼可說是法國的「家族祕密女王」,她的小說中包含了大自然在內的主角,讓人一讀就著迷。──法國雜誌《Avantages》
一部滿載戲劇性及心理張力的小說,宛如節節上升、在整個巴黎蔓延開的塞納河水。──法國雜誌《Gala》
該如何巧妙地開始一段家族故事,德羅尼可說使這門藝術臻至完美。──法國媒體Télé 7 Jours
實屬佳作!──法國雜誌《Version Femina》
德羅尼對這個城市充滿憂慮的描述,讓人不需多想就信服。她筆下的角色帶有不完美的魅力,當故事同時交織於彼此心中,這樣的敘事方式建立了一場在過去與現今之間捉迷藏的遊戲。全書中或許讓人感到最難過的那一幕裡,大衛鮑伊的音樂實是使人驚喜的嘉賓。──法國雜誌《Elle》
當塞納河的河水逐漸淹沒阿爾瑪橋下的左阿夫士兵像,我心中鬱積多年的秘密與情緒終究無法抑止,就如同大雨傾注河流在剎那間滿溢流淌而出。
現居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林登‧馬勒加赫為了慶祝父親保羅的生日,回到了學生時期居住的城市巴黎。此時的巴黎正受到因不斷下雨引發的水患所苦。毫不間斷的雨、從無止境的水從塞納河洶洶湧出,由阿爾瑪橋下佇立的左阿夫士兵像的腳踝迅速漫延而上,終至沒頂。
這些年原本各自在異地生活的馬勒加赫一家,如今同時受困在飯店中,當彼此相處的安全距離消失,難以抑止的回憶與思念在這個城市裡伴隨著雨水同化為洶湧的波濤而來,此時身為家中支柱的父親突然中風倒下,囚禁在過往的牢籠中彼此煎熬背負的秘密再度隨著巴黎的這場大雨席捲而來……
雨似乎成為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倘若天空永遠潮濕陰暗呢?倘若太陽再也不出現呢?
說不定這就是他的新世界,雨,學習忍受它的潮濕,它的淅淅瀝瀝。
【試讀心得】
家庭很複雜,本身的存在帶有一種無法割捨的羈絆,因為這樣的聯繫,使得有些秘密必須守著,有些痛楚必須習慣,無論多親密的家人,總有幾件不語或不願提及的事情,因為一旦說了就得迎接難以想像的後果,或是無法預料的哀傷。
馬勒加赫一家因為雨患而受困飯店,加上父親保羅突然病倒,迫使他們在巴黎這異國面對熟悉的家人,揭露心中深埋的擔憂、無奈和恐懼,這場意外延長的家聚,讓他們更加了解手足、父母還有子女,同一時間也能看清自始自終心中空虛的區塊來自何方。
因為親密所以有些話才難以坦承,於是沉默成了最好的距離,迴避成了最佳的夥伴,但隨著閉口不談的方便逐漸成為日常的作息,很容易就深陷那樣的美好,然而每個人都想要真實地活著,面對家人、愛人、朋友甚至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假裝多久,一天、一年還是一輩子。
一家四人心中都有各自的陰霾和故事,但基於世俗、脾氣和環境,他們得過且過的去掩飾和忽略,直到這場大雨降下,命運不容再次逃開,於是相互說出心中最深沉的感覺。
作者將家人之間的情感拿捏得非常適當,縱使是瑣事作者也藉由往事和回憶慢慢地鋪陳,父親的身影、母親的優雅或姊姊的勇敢,透過林登這位因為身為同志而感到不安的視角,漸漸地成行以及彰顯原來所有人都在努力的真誠面對彼此,只不過有些話沉默久了實在難以提及,但突如其來的噩耗與步步逼近的水患,讓所有人在這場泥濘大雨中獲得洗滌,多多少少洗去了過往的假裝。
當然其中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秘密,反倒是每個人在日常中都有可能遭遇的事情,孩子的出櫃、婚姻的忠誠、伴侶的忍耐,以及孩提時的陰影,作者臻至完善的寫出每個家庭都有可能遭遇的窘境和掙扎,讓人信服的宛如受困在同樣的滂沱大雨中,期待某時陽光露面抑或甘願被那噁心雨水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