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很聽話,很無辜,很愛我的丈夫。我知道如何藏起那個邪惡的念頭:我多麼想要他去死……

書名:只有她知道 The Widow
作者:費歐娜巴頓 Fiona Barton
譯者:楊沐希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2月23日

【內容介紹】

心理懸疑小說的終極之作!巴頓小心翼翼地揭開恐怖罪行、令人窒息的婚姻背後的黑暗私密故事,描繪出伴侶為了繼續婚姻關係而自欺欺人的謊言,結局完全超乎我的想像!──《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人皮盜獵者》作者/麗莎.嘉德納(Lisa Gardner)

費歐娜.巴頓的《只有她知道》是本節奏明快、讓人心跳暫停的處女作。寡婦琴.泰勒是本書的女主角也是反女主角,天真又世故,操控也被操弄,簡言之,整本書都讓人讚歎不已。肯定會讓喜歡《列車上的女孩》、《丈夫的秘密》的讀者驚豔,我一口氣咬著指甲看完這本書。──暢銷作家/凱瑟琳.麥肯錫

從頭驚豔到尾,我一口氣讀完,這是今年我讀過最棒的書!如果你喜歡《控制》,你會愛上這本書!費歐娜.巴頓是令人讚嘆不已的新秀!──《這次輪到你》作者/M. J. 亞歷基(M. J. Arlidge)

尋找最新、最熱門驚悚小說的讀者可以振作一下,巴頓的處女作是一本步調絕佳又非常駭人的小說,想必可以填補讀完《列車上的女孩》之後的失落空檔……《只有她知道》以多重視角書寫,是珀拉.霍金斯、塔娜.法蘭琪的書迷肯定會愛上本書,讀者一定會一邊讀、一邊坐立難安。──The Bookshelf書店負責人/安妮.B.瓊斯

一本令人驚豔的初試啼聲之作,一部難以忘懷的驚悚小說,各方已經把本書跟最近相當成功的《控制》、《列車上的女孩》相提並論,我們非常同意如此類比……追尋真相的迫切、寡婦說詞背後的秘密、記者及警探的看法最終都匯集成一個讓人震驚的結局,肯定會讓你急著將《只有她知道》納入下一次讀書會的指定書目!──Domino.com「最佳通勤良伴」

《只有她知道》是本變態扭曲的心理懸疑小說,讓我讀得入迷。費歐娜.巴頓深入夫妻關係的幽暗深處,以及他們保守的秘密。《只有她知道》是一本文筆絕佳的心理懸疑小說,能夠帶領讀者踏上一趟令人憂心忡忡的旅途,前往一名女子的內心,她的丈夫是犯下駭人罪行的嫌犯。費歐娜.巴頓長年的新聞寫作技巧與文筆統統精湛地流露在《只有她知道》之中。──《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琳達.卡斯提洛(Linda Castillo)

原本應該讓人覺得反感的寡婦,居然在費歐娜.巴頓的生花妙筆下讓人同情。對一個扭轉再扭轉的故事而言,扭轉到最後的結局非常完美!──週日泰晤士報

巴頓以嫻熟的手法安排敘事上的陷阱……《只有她知道》是那種可以讓人搭乘長途飛機或在慵懶假日閱讀的書,技巧高明,各個角色最不想知道的就是真相,而他們自欺欺人的謊言編織出可信度非常高的故事。──娛樂週刊

巴頓以嫻熟的技巧編織本書,提醒我們隨時都可能被騙,但我們也會自欺欺人……這就是《只有她知道》的精采之處。你相信誰?你能相信誰?不只別人,連你自己都不可信。《只有她知道》提醒我們,對身處於關係裡的人來說,這段關係不是黑白分明,而是灰色的。──今日美國報

看見初試啼聲的小說家一出手就端出優秀處女作總是一件樂事,我在此報告,費歐娜.巴頓的第一本小說《只有她知道》就是這種好書!巴頓是資深英國記者,曾任職於《每日郵報》及其他媒體,所以她文字老練、故事安排得宜也不會讓人意外,讓人意外的是她的小說由豐富的人物驅動,讓人讀得滿意、全神貫注……這本書最讓人欣賞的莫過於角色的刻畫,充滿情感與智慧。我發現自己擔心起琴來,我必須一直讀下去,搞清楚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有她知道》對才華洋溢、能夠吸引廣大讀者群的作者來說,是一部奠定良好基礎的小說。──華盛頓郵報

直到最後一頁,貝拉的遭遇與格倫的意外身亡都會縈繞在讀者心頭。巴頓的處女作小說複雜、懸疑,讓人捨不得放下。推薦給喜歡珀拉.霍金斯、吉莉安‧弗琳的朋友!──圖書館期刊

一本讓人坐立難安、難以抗拒的書。以多重視角書寫,這個故事會讓你半夜焦慮到睡不著覺!──《好管家》雜誌

琴的說詞帶有破綻與漏洞,讀者因此更好奇她的說法是否就是發生的事實。令人戰慄的英國小說,肯定能夠取悅喜愛《列車上的女孩》的讀者!──《書單》雜誌

搭上《控制》、《列車上的女孩》的風潮,人物非常出色,由不可靠的角色來敘事,費歐娜.巴頓的處女作《只有她知道》從一開始就讓人看到重點……《只有她知道》雖有多處轉折,卻沒有忘記一窺形塑平凡生活的黑暗秘密,以及謊言屈服於真相下的灰色地帶。在這本書裡,細節跟情節一樣重要!──芝加哥論壇報

在各大書評裡,都把巴頓的小說與《控制》、《列車上的女孩》相提並論。主要的元素類似,但最終的結果卻大不相同……巴頓的文筆令人讚歎、非常傑出,這點在新秀作者的小說處女作裡十分罕見,但故事線提供了驚悚懸疑類小說預期的驚喜。──美聯社

我們常常只注意兇手, 卻忽略了那個陪在兇手旁邊的人……

琴沒有跟任何人說,她多麼慶幸格倫死了。死得真好,她幻想這一幕已經不下千百次了。

格倫是琴的丈夫,他在超市門口被車撞死了。引起媒體大幅報導的原因不是這起意外,而是格倫正是綁架兩歲女童貝拉的頭號嫌疑犯。這麼多年了,沒有人知道貝拉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格倫究竟對貝拉做了什麼,隨著格倫猝逝,真相可能就此灰飛煙滅,而琴成為解開謎團的最後一把鑰匙。

琴還記得,曾經她多麼溫順,悉心扮演完美妻子的角色。格倫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只要有他在,琴便有了篤實的依靠。但這一切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格倫變成琴無法甦醒的夢魘!

是那個名叫貝拉的小女孩,將他們夫妻推入萬劫不復的地獄。秘密持續在琴心底發酵,她告訴自己,什麼都不能說,因為她是「無辜」的……

我必須守住他的秘密,就像我守著自己的秘密一樣……

【閱讀心得】

通常兇手行兇後留下的是無盡的傷痛,和令人渴求的真相。存在背後的詭譎動機、行兇過程遺留的微物證據,那些成了眾人知曉、媒體報導緊抓不放的一線契機,然而受害者也會因此不停地要求上蒼,若時間能回歸絕對會力挽狂瀾,只可惜最終還是無語問蒼天。

受害者、加害者以及旁觀者,首先,釐清這些角色背後所代表的真正含意,才能完全的投入作者精心設計的故事。要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同層面的模樣被人審視,縱使身為痛心的受害者,但默默地也成了無心的加害者。只有她知道,每個人的不光彩,只有自己清楚,過去的不安、生活的寂寥、情感的缺須和慾望的唆使,這些事情、那些舉動最好還是放在心中不要說出的好。

其實讀完小說後留下的是非常惆悵的情緒,主因全部出自孩子。閱讀時對於真相實際上沒有太過執著,當然那是整本書的一大主軸,但真正想詢問的是女孩在哪?

書中強調的不單只是婚姻,而是觸及讓人不願去想像可能發生的事。誰能去想生而無辜,純潔的令人心碎的幼童們成了受害者,那種實例發生你我的周遭,擄童、戀童等讓常人髮指的事潛藏在正常的面貌下,無人說清、無人說明。至於網路的發達更是讓人害怕,誰敢說背後隱藏的黑暗全部都能看見,甚至是去預防,縱使他們跨越虛擬的界線來到現實,人們也無從防範。

而到最後揭曉的真相實際上也已經無所謂。家庭已經破碎、那些慾念和空虛成了無垠的黑洞,鯨食所有的哀痛也難以滿足,只有她知道自己膝下無子牽起的悲劇;只有她知道自己不甘寂寞牽涉的動機。

她們是走在路上常見的人,媽媽、妻子,或者是寡婦,如同書名所說的她們靜靜的把事放在心中,自己知道即可,說得再多也無法讓時光回溯到那時候、談得再多也無法讓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書籍預告片】

【延伸閱讀】

沉默的十字架 The Child

arrow
arrow

    吉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