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會知道,人魚為了換得人類的雙腳,究竟付出了多大代價?所以,當你背棄了他們的愛,死亡絕對是你最慈悲的懲罰……
書名:人魚之歌 The Mermaids Singing
作者:薇兒.麥克德米 Val McDermid
譯者:余國芳
出版社:春天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7月27日
【內容介紹】
那些男人,是他的獵物。但,在屠殺之前,他愛他們。
殺人對「他」來說,是一種天分,更是一門藝術。
一開始,他們叫他「酷兒殺手」。
沒有人知道兇手是他,那四宗發生在布拉德菲爾德駭人聽聞的兇殺案。
屍體被棄置在同志出沒區的男性死者,生前均遭到不可思議的殘忍虐殺:四肢脫臼變形、性器官毀損,這個心理變態的連環殺手,讓全城人心惶惶,就連警方也束手無策。
後來,那個男人稱他為「巧手安迪」。
第四名獵物得手後,東尼.希爾出現了──這個警方請來的知名犯罪側寫分析專家,據說能從命案的證據和線索,描摹出兇手的背景、心態與作案動機。
什麼都不知道的天真傢伙,居然也想試圖看透他的內心?但有趣的是,經過他的跟蹤與觀察,他可能比任何人都還了解東尼.希爾的弱點!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心理鬥智!東尼.希爾和他,誰能先讓對方掉入彼此佈下的陷阱?面對這個令他又欣賞又妒恨的男人,他可得好好思索,要準備什麼最適合的刑具,來好好「愛」他……
【閱讀心得】
殘忍的凶殺案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受害者是否是同志這點有待查證,只知道對方對於這些受害者有很大淵源,殘忍的手法令警方驚訝的同時,也納悶兇手行凶的目的到底為何。
其實……整本說起來算是普普通通,犯案的手法確實殘忍至極,但是理由沒有辦法和內心有所呼應,論薄弱也沒不到,確切來說後韻沒有過去閱讀《執刑之地》時的強烈,對於人性的刻畫也沒有什麼特別。
書名利用人魚作為同性戀者的象徵,他們猶如人魚般渴求他人的愛,用歌聲循循善誘,但等到他人看見那條魚尾時便落荒而逃,如同書中的兇手用聲音迷惑男人,但是等到現身時,對方卻逃之夭夭。
可能是要闡述不被世人正視的愛,這本書是在一九九五年出版,同性戀在當時仍舊不被多數人接受,甚至有些人把這當作一種病症,若以現代的眼光看待,當然會覺得相當可笑。書中採用多人視角的故事進行,一方面看著警方辦案,一方面聆聽兇手殺害他人的過程,雖然進入了兇手的視角,即使如此仍舊很難感受他內心的孤寂和氣憤。
若 是作者能多加描述兇手的幼時的痛苦,或是描述少年時期的霸凌,或許會更容易感受其中的切膚之痛,現代許多人因為愛上同性的人而備感痛苦,但因為世俗風氣逐 漸開放,人們的眼光更加遼闊,這樣的壓抑也慢慢釋放。但在往日是多麼壓抑的一件事,身陷其中的男女必須壓迫自己,即使心中純粹只是要感受愛的呵護也難如登 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