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殺死了理惠!」、「是我殺了她!」、「其實……犯人就是我。」、「殺了理惠的人是我才對……」、「我就是兇手。」、「???」、「是我親手……」
書名:是我殺的×7 僕が殺しました×7
作者:二宮敦人 にのみや あつと
譯者:涂祐庭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14年9月8日
【內容介紹】
我把戀人理惠殺了──不,應該說我「記得」我殺了她才對。但是警察卻帶我到一間封閉的會議室,聚集在此的幾名男女,包括警察自己,竟然都自白說「理惠是我殺的」──由神祕主導者安排,找出真正犯人的會議於是展開。
各自的記憶相互交錯,真實與虛假彼此交雜,「真正的理惠」也逐漸明朗。理惠到底是被誰殺的?
劇情峰迴路轉!全新感覺驚悚小說,正式揭開序幕。
【試讀心得】
七人身處在一間奇怪的密室、詭譎但永遠準時的休息時間、還有每個人信誓旦旦的自白,都在說明有恐怖的是即將發生,但是真相到底為何?被害人是真的被這七人用不同的方式殺害,還是有其他驚人的解釋?
一個人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他人,相對的對著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就好比一個缺口的馬克杯,換個角度審視仍然是完好無缺的一樣的道理。被害人在這七人眼中分別扮演這不同角色,分別是羞澀、心機、貼心、蛇蠍、自私、霸道、花心,明明是同一個人,卻有不同的解讀。
透過一段段謀殺自白,也慢慢拼湊被害人的真實面貌,即使如此,重點依舊是:到底誰是真正謀殺成功的人?會是貼心的孩童、妄想的路人、懦弱的好友等等,劇情隨著一一接露的自白,氣氛也逐漸沉重,而最後真相將會壓的你喘不過氣。
作者的弟弟支線算是相當好的設定,可以當作不顯眼的伏筆,然後結尾再給一擊當頭棒喝,整本書雖說沒有嚇破人的驚悚,但也不是本精密的推理小說,就懸在這之間,成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作品。
這樣說是因為,這題材也曾出現在《以我為名的變奏曲 私という名の变奏曲》,但是作者收的很好,完善、且充滿詭計的周詳計畫讓整本成了一本上乘的推理作品。反觀這本,結尾作者若能稍加詳述,想必是再好不過,只可惜作者點到為止的功力還有待加強。
【延伸閱讀】
【結局猜測】
~以下是重雷區,未讀勿入~
〈吉娃娃的自白〉
先前所提的弟弟的支線,在書中也就算是現實生活上的視角;反觀會議中的自白,則是受害者自我妄想出來的結果。最後七人全部領便當,原先打算進來拯救受害者的弟弟,看見的除了是七人腥臭的屍體外,還有就是一旁神智不清但還奄奄一息的受害者。
而真正的真相是,這七人都沒有殺害受害者,所以受害者這點就不成立。反之,受害者此時則變成殺害七位的兇手。因為她邀請七人來到間密室面對面談論,可能中途起了口角還是什麼的,作者點到為止沒有詳加說明,也使這本成了本不倫不類的作品,論驚悚沒有,看推理也很勉強。
簡而言之,這些人做的事都只是受害者(兇手)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