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傭日記 The Maid%5Cs Diary她擁有的不只是客戶家的鑰匙,還有他們的秘密。

書名:女傭日記 The Maid's Diary
作者:羅瑞思
懷特 Loreth Anne White
譯者:李麗珉
出版社:春天文化
出版日期:2025年2月27日

【內容介紹】

這幾年「女傭」似乎成為某種寫作顯學,因為她們能夠自由進出豪宅:《房間裡的陌生人》從旅館清潔女傭視角,寫高級飯店的謀殺案,創下百萬冊暢銷佳績;《家弒服務》寫女傭改過自新,進入有錢人家幫傭,介入銀色夫妻的幸福婚姻,以讓人目瞪口呆的連環翻轉賣出三十六國版權。《女傭日記》與《家弒服務》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介入」程度不同,故事背景、主題和巧思也大相逕庭,頗能有對照的趣味,相比之下也毫不遜色。由多名角色來輪流敘事,穿梭不同時間軸和故事線,流暢自如,懸疑直到最後!——譚光磊,知名版權經紀人

令人不忍釋卷!在閱讀這本小說的過程中,經驗豐富的驚悚小說讀者難免會有各種猜測和直覺,但劇情發展完全讓你意想不到!我很喜歡這本小說的結局。我一定會閱讀更多羅瑞思・安・懷特的作品。她絕對能滿足我對扣人心弦的驚悚小說的渴望!——BookTurnal

故事的轉折令人驚訝且富娛樂性,但又不至於荒謬。對於大多數的驚悚小說,我都會匆匆看完,急著想看結局。但這本書,就像大多數羅瑞思・安・懷特的書一樣,寫得非常好,我會想慢慢地享受閱讀。——Reading with Gus

挑戰讀者質疑面對秘密與謊言的道德觀念。羅瑞思・安・懷特將深刻的主題與扣人心弦的故事交織在一起的能力,確保這本小說在翻過最後一頁之後,仍能讓人回味良久。——New Book Recommendation 

身為一個家務女傭,一個垃圾和塵埃的處理者,房子裡的人卻不擔心他們的秘密會暴露在我面前。
也許那是因為我被視為無關緊要、無害、不值得深思。
我只是一個受僱的幫手而已
因此,我做著我的清潔和吸塵的工作,並且
窺探著一切……

凱特是一個有窺探癖的女傭。她被賦予了「隱形」的能力,在人們的家裡穿梭,窺探她富有客戶的隱私生活。
這本來是無傷大雅的嗜好,直到有天凱特在她的新客戶家中發現一些她無法不去注意的東西:一個如此黑暗的秘密,可能會毀了這對即將迎來第一個孩子的優越夫婦。
這意外的發現讓凱特的存在對這對夫婦很危險。
相反地,這對夫婦會為了保守秘密而殺人,這也讓凱特的處境十分危險……

當兇案組警探瑪爾抵達豪華海濱住宅「玻璃屋」,她面對的是血跡和拖曳的痕跡,血腥到受害者不可能還活著。
但是現場沒有屍體。屋主不見蹤影,他們的女傭也不見了。
唯一的目擊者是隔壁的老婦人,她在夜裡被尖叫聲驚醒。
這位鄰居也是最後看到凱特活著的人……

【閱讀心得】

夢想著擁有不同的生活是種本能,甚至可以視為逃離日常的舒壓幻想,畢竟隨著年紀增長,總會在一成不變的日子片刻中,回憶過往轉捩點,納悶當時如果有不同的行動、決定或幫助,是否現今能有不同的結果,抑或維持同樣的生活軌跡,不得而知。

唯一能夠篤定的是,當想像危及現實時可能會造成危害性命的嚴重結果。

光是允許陌生人進入家中,就是一項相當大的冒險,我們不懂這人的來歷或是埋藏的心思,縱使基於工作理由得以堂而皇之擁有家門鑰匙,那不代表能完全防範。

近期有許多以幫傭作為主角的懸疑作品與影視,一方面滿足人們對於上流人士的窺探,另一方面利用兩者懸殊的地位探討現代對於隱私的接受程度如何,興盛的社交媒體、廣闊的手機科技,把原本私密的歷程、創傷和生活全部赤裸裸的攤在眾人目光下,滿足他人的好奇心同時也忘了質疑真實與虛假的界線何在。

 懂得辨識與釐清成了現代一門必修課程,透過刺探隱私獲得滿足的女傭,一步步的拆穿銀色夫妻在財富和濾鏡背後的醜陋樣貌,失去偽裝後的他們遠比逮個正著的罪犯還要令人反感,因為有可能在某個時間或階段真心仰慕、鍾愛對方的品牌和形象,投注的情緒與金錢換來的卻是助紂為虐的因果關係,任誰都不會開心。

但也因為階級身分的差異,小蝦米如何扳倒大鯨魚的故事永遠愛不釋手,或許有點仇富心態抑或幸災樂禍的因素使然,但不可置否的是永遠不要相信表面呈現的樣貌,因為不是所有骯髒勾當都能像髒污一般清潔徹底。

【延伸閱讀】

惡魔橋下 Beneath Devil’s Bridg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娃娃 的頭像
    吉娃娃

    吉娃娃的觀點論(會有什麼好論點嗎!?)

    吉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