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門進出,一張桌子吃飯,共享生活空間、互訴心情點滴,我們比家人還靠近,比朋友還常見面,但是——所有自以為是的信任都在一念之間徹底崩毀……

書名:室友 Until It's Over
作者:妮基.法蘭齊 Nicci French
譯者:謝雅文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6月17日

【內容介紹】

另一部扣人心弦的懸疑佳作。──每日快報

教人上癮成痴、愛不釋手,布滿線索和詭計……結局肯定會令你倒抽一口氣。──She 雜誌

讓人提心吊膽、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讀物。──Elle 雜誌

緊湊刺激、來勢洶洶。──衛報

緊繃情節教人難以承受,非要你一鼓作氣讀到底。──《每日郵報》(Daily Mail)

假如你在火車上讀它,肯定會坐過頭。──《婦女&家庭》(Woman & Home)

讓人提心吊膽、引人入勝、欲罷不能,教人愛不釋手的佳作。──《倫敦報》(Londonpaper)

令人不寒而慄、肝腸寸斷、而且終極殘酷。──《鏡報》(Mirror)

恐怖到讓你毛骨悚然,這是部不容錯過的小說。──《女人雜誌》(Woman)

此書說服人心,情節真實殘忍,懸疑驚悚教你從頭猜到尾。──《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這對壟斷心理懸疑小說市場的夫妻檔,又一教人心驚膽顫的驚悚力作。──《夏娃雜誌》(Eve)

妙筆生花、架構簡潔的懸疑偵探小說。──《倫敦晚報》(Evening Standard)

讀了這部扣人心弦的都市偏執狂小說,我們全都活在懸疑驚悚的國度。──《蘇格蘭週日報》(Scotland on Sunday)

暢銷小說夫妻檔妮基.傑若德(Nicci Gerrard)與西恩.法蘭齊(Sean French)……打造緊繃局勢、探勘讀者終極夢魘的功力堪稱一絕。──《輕鬆生活雜誌》(Easy Living)

另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說。──《婦女界》(Woman's Own)

逐步堆聚的懸疑、詭詐、和慾望,手法天衣無縫,令人忐忑不安。──《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第一具屍體是她的鄰居;第二具屍體是她的客戶;第三具屍體是她室友的女友……

單車快遞員艾絲翠在自家門前出了意外。那時她正下班回家,才轉進家門前的路口,一輛停著的車猛然開門,她煞車不及,撞飛了。幸而室友們趕來幫忙,攙扶她回家,陸續下班的室友也帶回食物、啤酒。在大夥的探望、安慰中,艾絲翠成了主角,大家笑鬧開懷,甚至提議拍照留念……

這雖然是個意外,卻在溫暖的友誼中,顯得有趣而值得紀念。

然而,這一晚卻是他們分離的開端。先是一向都扮演好房東的邁爾斯宣布要跟女友莉亞同居,給他們三個月的時間準備搬家。幾個室友抗議的抗議、傷感的傷感,不過 誰都免不了染上猜忌。隨著內部危機升溫,他們的四周也不斷出現駭人的事件。第一樁是害艾絲翠摔車的鄰居太太慘遭謀殺,棄屍在垃圾堆裡;而後是艾絲翠的一名 貴婦客戶不但死在密室般的家中,還遭到毀容。最糟也最棘手的是,邁爾斯的女友莉亞被以同樣的方式謀殺毀容,而第一發現者又是艾絲翠。

是錯殺?是誤認?或是以她為餌的殺戮,已經展開

三個死者,彼此毫無交集,唯一的共通點就是艾絲翠。警方搞不懂為何凶手像是跟著艾絲翠的腳蹤殺人,而艾絲翠則是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正當她想去釐清身邊每個人的行蹤時,警方宣布破案,一位室友的房裡搜索出證據,人被逮捕,房子被封鎖。一時間,他們全都「無家可歸」了……

正如他們的友誼未了,案件也未了。另一個聲音仍然在敘說著案件,以特殊的觀點、特殊的角度,持續迴盪在屋子裡,在他們中間……

請勿鬆懈,謎底並未停在找出答案的那一刻

【閱讀心得】

巧合,在書中扮演著一種很奇妙的角色,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巧合只不過是經他人美化後的辭彙,實質只不過是一件荒謬、未經安排,自然而然就發生的事,想當然這也常打破原訂好的計畫,但人人都知道計畫趕不上變化。

因為同住屋簷下,大夥就像自己出社會的家人般,彼此依靠、尋求慰藉、一起大笑,就當看似如此和平的每秒生活,就在那麼一瞬間,就只需要一句話就使長年建立的友好關係出現裂痕,而這時就會有人趁隙而入。

本書一樣是作者的寫作風格,只要讀過作者的其他本就能理解這幾本的關連性,但是事實上這本書算是有點冗長。書中分成兩部份,第一部是倒楣到家的女主角不斷撞見、或是巧遇被害者的經過;第二部則是以兇手的視角說明一切的經過。

冗長的原因在於第二部大半部是相當沉悶的,但第二部的起頭一開始還較為緊張、刺激,但因為以兇手來敘事,所以不得不顯現真面目,那時可以讓我震驚不已,畢竟在第一部他是個該死的花瓶,無聊且沉悶的難看花瓶!雖然在第二部中,兇手不斷強調自己是在演戲給他人,但原由還是相當薄弱。而支持我閱讀下去的動力,是想知道事發經過。

讀完後,可以理解兇手那早以扭曲的心態,但又不能說是恐怖情人,因為連編都搭不上,純粹就是過度幻想,不斷揣摩他人的思維、不斷注意友人的習性,這一點作者其實可以多下功,像是讓他的童年變的更加悲慘,但作者可能要強調兇手的心態,使得兇手的動機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

即使再過熟悉,也無法真正暸解一個人。當門打開時,表面是你所熟悉的樣貌,一但門關上的剎那,偽善的面具瞬間脫落,有誰敢說真正認識一個人,畢竟這句話絲毫沒有可信度,甚至是相當危險的一句話。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吉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